如何加速新材料的商业化进程上海烯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顾高逸、丁古巧编者按: 材料是人类一切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人类文明的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和硅时代的递进可以看到人类对材料认知和开发的重要性。回溯工业革命历程可以发现每一次产业升级都伴随着材料的创新与进步,如上图所示。为了持续的科技进步,为了超越硅时代的摩尔定律,人类已经由 “硅时代” 迈向 “碳时代”。石墨烯、超导材料、 纳米材料等或将成为碳时代的关键材料。2015年10月23日,习近平主席参观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时指出“在当前新一轮产业升级和科技革命大背景下,新材料产业必将成为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对全球经济、科技、环境等各个领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中国是石墨资源大国,也是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最活跃的国家之一”(新华网)。2020年中国的石墨烯先行者们看到了突破的曙光,石墨烯在手机散热、改性纤维、大健康、防腐和润滑等领域不断取得小范围成功应用。距2004年发现石墨烯已经过去15年,即使从2010年诺贝尔奖的轰动效应算起也已过去了10年,产业界应当认真思考中国石墨烯发展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相关企业家和核心研发人员要思考新材料或先进材料自身的发展规律,深刻理解新材料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新材料研发和商业可以适当加速,但很难跨越式发展,如果无视其必然规律...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2
浏览次数:109
石墨烯在IGBT热管理中的应用技术进展黄涛、何朋、丁古巧石墨烯材料和应用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烯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IGBT热管理前言在现代社会,基于功率转化器的电力电子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庭控制和转换电能。电力电子系统的广泛使用为现代电动汽车、火车、自动化制造系统、发电等带来便利和更高的能源使用效率。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在内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其优异的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低重量和尺寸等特点主导着功率转换器市场。预计IGBT市场将在2014年至2020年内蓬勃发展,到2020年全年收入在66亿美元左右,在纯电动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EV/HEV)、太阳能电池/光伏可再生能源(PV)、电机驱动(Motors)、轨道牵引(Rail)、不间断电源(UPS)、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部分的复合收益年增长率达到10%(图1)。IGBT技术的快速发展体现在芯片功率密度的提高、芯片的运行速度越来越高以芯片封装密度也越来越紧凑。通常,需要更复杂和体积更大的冷却解决方案。近三十年来,IGBT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由运行温度、效率、尺寸、可靠性和成本这五个方面相互影响驱动的。如图2所示,一方面IGBT的功率密度从最初的35 kW/cm²提高到250 kW/cm²,这得益于创新的组装和互联技术。但是相应的,由于高电压和高电流,总散热也在...
发布时间:
2020
-
02
-
24
浏览次数:414
石墨烯热管理应用技术进展田素云 博士丁古巧 博士上海烯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引言】热学又称热物理学,是研究热现象(即与温度有关的物理现象)的科学。在热力学中,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指存在于系统中的内部能量,宏观表现为物体的温度,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内有巨大数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电子或点阵粒子等)参与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并伴有频繁碰撞。在现有宇宙中,绝对零度以上的任何物体都伴随着一定的热运动,因此我们生活中的物体都进行着一定的热量的传递。然而不同物质的热量传递的效率以及转化热的能力是不同的。热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物体中的积聚热迅速传递出去以及为需要热的物体供应大量的热能。石墨烯是单层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晶体,与三维材料不同,其低维结构可显著削减晶界处的声子的边界散射,并赋予其特殊的声子以弹道-扩散模式热传递,使得石墨烯声子的平均自由程长达775 nm [1-4]。采用非接触共焦拉曼测试的单层悬空的绝对理想石墨烯热导率高达5300 W/(m·K),明显高于金刚石和单壁碳纳米管,室温下是铜的热导率的10倍,是物质中传递热能的最强者 [5-7]。当然石墨烯这种热量传递时是具有各向异性的,面向热流量受限于较弱的范德华力耦合作用,使得热导率比面内低2-3个数量级 [8-10]。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石墨烯热导率的变化,石墨烯的热导通常会随温度升高而降...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4
浏览次数:761
石墨烯抗菌抗病毒研究进展金秀龙 博士上海烯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引言】近年来,各种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导致致病细菌和病毒出现了顽强的耐药性,因此,开发设计新的广谱高效、低成本、低风险和简单易得的抗菌抗病毒成分就显得尤为重要[1]。金属和碳纳米材料凭借其合成简单、结构性能高度可调、抗菌性能优异等特性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抗菌抗病毒领域[2,3]。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新兴二维多功能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广谱抗菌抗病毒能力、不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制备工艺简单、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4,5],相对于传统抗菌抗病毒成分,在生物医学、家居纺织、建筑工程等领域均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石墨烯材料抗菌抗病毒机制】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如石墨烯(G)、氧化石墨烯(GO)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均具有独特的二维表面化学结构和尖锐的物理边缘结构,其中,GO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类抗菌抗病毒石墨烯材料[6,7]。根据报道,石墨烯材料的抗菌抗病毒能力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机制的混合协同作用:1)物理切割,也称纳米刀(Nano-Knives),石墨烯材料尖锐物理边缘可有效切割细菌病毒表面,破坏细胞壁和膜结构,造成胞内物质泄漏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细菌病毒死亡,是石墨烯材料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机制之一[8,9];2)膜表面成分提取(Insertion a...
发布时间:
2020
-
02
-
08
浏览次数:426